•   炒股,就在一键之间,智慧投资,让财富迅速增长!跟随市场,赢在未来,炒股,让你成为财富的掌舵者!
  •   炒股不仅是追求短期收益的工具,更是一种智慧的投资方式。跟随市场的变化,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实现财富的稳步增长。

配资炒股开户技巧:股票杠杆炒股平台-氢能第一股亿华通遭遇“双杀”:亏损扩大、市占率跌出前十

摘要:   界面新闻记者|田鹤琪  氢燃料电池龙头亿华通(688339.SH/02402.HK)今年上半年仍旧亏损,经营状况不佳。  亿华通近日发布的2025年中期业绩显示,...
代码 名称 当前价 涨跌幅 最高价 最低价 成交量(万)

  界面新闻记者 | 田鹤琪

  氢燃料电池龙头亿华通(688339.SH/02402.HK)今年上半年仍旧亏损,经营状况不佳 。

  亿华通近日发布的2025年中期业绩显示 ,该公司营收为7192.9万元,同比下跌53.25%;净亏损1.63亿元,去年同期为1.41亿元 ,亏损额持续扩大;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3455万元,较去年同期的-1.83亿元有所改善。

  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该公司解释称 ,氢燃料电池行业市场需求整体下降 ,行业规模同比缩减。此外,基于当前流动资金状况考量,该公司采取了审慎的营销扩张策略 ,导致报告期间产品销售量减少 。

  亿华通的亏损状态已持续多年。

  2020-2024年,该公司分别净亏损0.23亿元 、1.62亿元、1.66亿元、2.43亿元 、4.56亿元,亏损额逐年扩大 ,五年合计亏损超10.5亿元。

  亿华通还面临短期偿债的压力 。截至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总负债为6.79亿元,资产负债率约为16% ,整体负债规模虽不算极高,但短期偿债压力有所上升,其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达3184万元 ,较去年同期增加约20% 。

  与此同时,应收账款问题更为突出。

  受氢燃料电池补贴政策影响,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普遍存在资金周转问题:整车厂在销售时会按扣减补助后的价格与消费者结算 ,后续再由财政部门将补助资金拨付给企业 ,这一流程导致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应收账款回款周期较长,亿华通作为下游系统供应商,受整车厂强势地位影响 ,应收账款问题明显。

  截至今年6月底,亿华通应收账款余额为21.3亿元,是上半年营收的近30倍 ,相比去年同期上涨了1.6% 。从账龄结构来看,1-2年应收账款占比最高,约为38%;5年以上的长期应收账款达3.11亿元 ,占应收账款总余额的14.6%。

  今年上半年,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同比接近 “腰斩 ”,行业整体发展态势不容乐观。

  香橙会研究院公开数据显示 ,上半年全国燃料电池汽车累计产量为1364辆,同比下降47.2%,累计销量为1373辆 ,同比下46.8% 。

  高工氢电产业研究所(GGII)《燃料电池汽车数据库》统计数据显示 ,上半年国内燃料电池汽车上牌销量为1947辆,同比下滑22.5%。

  高工氢电分析指出,氢燃料电池汽车上牌量大跌背后实际有三方面原因。首先是政策的不确定性给氢车的行业发展蒙上阴影 。

  过去几年 ,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政策“托底”。2021年启动的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政策,通过中央财政补贴带动了多地产业投资热潮。但随着示范期将于2025年底结束 ,补贴政策逐步退出,而新的支持政策尚未明确出台,市场瞬间陷入“政策空窗期” 。企业不敢贸然扩产 ,相关方购车意愿骤降,形成连锁反应。

  其次,成本与基础设施的“双重枷锁 ”制约了氢车的推广规模扩大。成本高企始终是横亘在燃料电池汽车面前的“大山” 。

  当前氢燃料电池系统价格已降到2000元/kW级 ,但相比燃油车的发动机成本依然偏高不少 。使用端的负担同样沉重:加氢站单站建设成本高达1500万元以上,导致全国加氢站密度上不去;氢气终端售价维持在35-40元/公斤,一辆重卡加氢一次的成本比柴油车高上不少。

  技术与市场的“供需错配”影响了氢车的市场化。目前氢燃料电池汽车主要面向商用车市场 ,但实际运营中暴露出的问题削弱了市场信任 。某物流企业反馈 ,其采购的燃料电池重卡多次遇到系统故障,氢耗指标也与宣传数据不符等。

  亿华通成立于2012年,2020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正式上市 ,被称为国内“氢能第一股 ”。2023年,亿华通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也由此成为国内“氢能A+H第一股 ” 。该公司业务主要为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及生产 ,该产品主要应用于客车、物流车及重卡等商用车型。

  根据势银(TrendBank)统计数据,2024年中国氢燃料电池装机量为807.42 MW。其中,亿华通装机量位居第一 ,占比20.8% 。

  今年上半年,亿华通在氢燃料电池系统领域的市场份额出现大幅下滑,有机构统计的TOP10名单中并未见其身影。

  高工氢电数据显示 ,按上牌氢车配套数量(辆)口径,2025年上半年国内氢车燃料电池系统装机量TOP 10系统厂商分别为:东方氢能、现代氢能科技 、云韬氢能 、华丰燃料电池、国鸿氢能、荣程新能 、重塑科技、未势能源、荣创新能和国氢科技。

  今年上半年氢燃料电池市场呈现高度集中态势:TOP3厂商占比49.4%(以台套数计),TOP10厂商市占率高达87.1%  ,市场集中度较上年的73.2%提升了13.9个百分点 。行业正在加速洗牌。

  面对业绩亏损扩大的压力 ,亿华通曾选择向产业链上游发力,

  今年3月中旬,中国旭阳集团有限公司(01907.HK ,下称旭阳集团)和亿华通(688339.SH)双双发布公告,双方签署了框架协议,旭阳集团拟以定州旭阳氢能(下称旭阳氢能)的全部股权换取亿华通A股股份 ,同时,旭阳集团拟出资不超过5.5亿元认购亿华通A股股份。

  亿华通表示,重组将带动其产业发展“延链补链” ,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切入“制-储-运-加-研-用”产业端,预计旭阳氢能可为其提供具有成本优势的大规模氢气供应 。

  界面新闻针对业绩情况及未来发展计划等问题致电亿华通 ,多次拨打电话未接通;截至发稿,发送的邮件同样未收到回复 。

  另外几大氢燃料电池行业龙头上半年业绩也均出炉。重塑能源(02570.HK) 、国富氢能(02582.HK)、国鸿氢能(09663.HK)也同样处于亏损状态,但亏损额均有所收窄。

  具体来看 ,重塑能源营收1.07亿元 ,同比下跌9.9%;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3.33亿元,亏损额同比减少28.7%.

  国富氢能营收1.09亿元,同比下降19.2%;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8924.8万元 ,亏损额同比减少20.4% 。

  国鸿氢能营收5890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55.7%;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84亿元,亏损额较去年同期减少13.2%。

  上半年 ,重塑能源氢燃料电池系统收入约为7680万元,同比增加约141.8%。该公司来源于海外地区的收入为1100万元,同比增加约360.3% ,主要围绕欧洲、北美及东南亚市场持续拓展海外业务营销 。

  国富氢能的业绩有所回升主要得益于报告期内收回部分大额应收账款 、政府补助和电费收入增加、其他收益增加及亏损收窄,以及各项成本开支减少。

  上半年,国鸿氢能的毛利大幅提升。该公司毛利同比增加301.9%至310万元 ,毛利率由过往期间的约0.6%增加至报告期间的约5.3%,氢燃料电池系统毛利由往期2.4%回升至报告期间的约12.6% 。

  国鸿氢能对此解释称,报告期间 ,公司氢燃料电池系统进入批量生产结算 ,单位销售成本下降;公司提供的氢燃料电池车辆维修服务毛利率较高。

  上半年,该公司首次拓展氢燃料电池车辆维修服务,该业务毛利率达25% ,贡献毛利466万元。

  对于氢燃料电池行业发展前景,国际能源署预测,2025年中国绿氢制造设备装机容量将占全球近七成 。中商产业研究院表示 ,行业有望在2028年后进入爆发期。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你可能想看: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