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炒股,就在一键之间,智慧投资,让财富迅速增长!跟随市场,赢在未来,炒股,让你成为财富的掌舵者!
  •   炒股不仅是追求短期收益的工具,更是一种智慧的投资方式。跟随市场的变化,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实现财富的稳步增长。

财经:配资网之家-投教·保险|门槛100万,《蛮好的人生》里的保险金信托是什么?

摘要: 界面新闻记者|韩宇航“信托!现在各家保险公司都在下调信托的门槛”。电视剧《蛮好的...
代码 名称 当前价 涨跌幅 最高价 最低价 成交量(万)

界面新闻记者 | 韩宇航

“信托!现在各家保险公司都在下调信托的门槛 ” 。

电视剧《蛮好的人生》中男主角薛晓舟的一个保险方案在弹幕区引发了热烈的讨论:“保险公司都能卖信托产品了?”“300万做不了信托吧”。那么剧中提到的“信托 ”究竟是什么?这种“信托”和以往豪门轶事中的常客“家族信托”有什么区别呢?

保险金信托VS家族信托

保险金信托 ,是指信托公司接受单一自然人委托,或者接受单一自然人及其家庭成员共同委托,以人身保险合同的相关权利和对应利益 ,以及后续支付保费所需资金作为信托财产设立的信托。当保险合同约定的给付条件发生时,保险公司按照合同约定将对应资金划付至对应信托专户,由信托公司按照信托文件管理 。

而常常在豪门恩怨中出现的“信托 ”是指家族信托。根据官方定义 ,家族信托是指信托公司接受单一个人或者家庭委托,以家庭财富的保护 、传承和管理为主要信托目的,提供财产规划、风险隔离、资产配置 、子女教育、家族治理、公益(慈善)事业等定制化事务管理和金融服务的信托业务。

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到 ,家族信托的信托资金来源有很多 ,包括现金 、股权、保险单等,也有很多业内人士认为,保险金信托本质上是家族信托 ,但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家族信托 。现在提到“家族信托”很多情况下是说其中最为常见的现金信托。

据保险业内人士称,家族信托一般是通过现金的形式直接对接信托设立完成的,设立完成之后的家族信托可以装入现金、股票 、基金 、理财、不动产等资产。而保险金信托是通过某些优秀的保险产品对接信托设立完成 ,设立完成之后的保险金信托,也可以装入现金、股票 、基金、理财、不动产等资产 。

除了前面定义中提到的资产范围的不同,两者最明显的差异来自于资金门槛的设定 。根据监管要求 ,家族信托的财产金额或价值不低于1000万元。

而保险金信托是通过保险对接设立,只要购买保险的保额或保费达到相应门槛即可对接设立。对于具体的门槛,不同保司则不尽相同 ,正如剧中台词所说,目前的门槛在逐渐调低,部分保司的保险金信托门槛已经低至100万元 。

对于信托当事人的设置要求 ,二者也略有不同。

家族信托明确委托人可以是单一个人或家庭 ,受益人是包括委托人在内的家庭成员,且委托人不得为唯一受益人,也就是说家族信托禁止自益信托。保险金信托则要确保被保险人应当具有保险利益 ,但保险金信托可以是自益信托 。

保险金信托作为“迷你版”家族信托,在实际操作中两者可以实现一定程度上的转化:对于规模在1000万元以上的保险金信托,可以设置为家族信托 ,可以将人身保险保单和其他财产共同装入家族信托。

保险金信托的三种模式

目前,国内主流的保险金信托产品主要有三种模式,分别为1.0模式 、2.0模式以及3.0模式。

保险金信托1.0模式中 ,委托人先与保险公司签订保险合同,与信托公司签订信托合同,并将保单委托给信托公司 ,变更保单受益人为信托公司 。当保单约定的赔付条件实现时,保险公司将保险金赔付给信托公司,信托公司再根据信托文件约定管理 ,并向受益人分配作为信托财产的保险金。

1.0模式下 ,投保人和被保人是否一致会影响这一模式的最终效果。德恒重庆律师事务所李思雷律师团队分析指出,在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一致的情况下,保险金作为信托财产存放到信托公司名下 ,具有其独立性,借助信托文件的安排,可以相应地隔离原来保险受益人的个人风险 。反之则具有一定法律风险 ,或直接导致保单失效,而保险金信托也因此难以实现。

2.0版本针对1.0版本存在的源自委托人方面的风险进行了针对修改,在签订与保险公司与信托公司的合同后 ,将保单中的投保人与受益人同时变更为信托公司。此种模式下,整张保单都被纳入信托,也有效区隔了信托财产与委托人自有资产 ,使得信托财产独立性得到充分发挥 。

图片来源:公众号“德恒重庆律师事务所 ”

3.0版本的保险金信托进一步简化了委托人(投保人)的委托流程,委托人先设立家族信托,并在家族信托中直接指令信托公司作为投保人与唯一受益人 ,由信托公司使用信托财产为被保险人购买保险、缴纳保费 。

但李思雷等律师也指出 ,不论是2.0版本还是3.0版本都对机构的专业水平和人才储备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3.0版本更是因为机构作为投保人涉及流程和时效性问题、回访问题,最重要的是投保利益等原因,因此没有获得市场较多反响。

进入“井喷期 ”还是宣传的噱头?

中国内地的首张保险金信托诞生于2014年 ,中信信托和中信保诚人寿推出了“传家”系列保险金信托产品,标志着保险金信托在中国内地的诞生 。

从2014年至今,保险金信托持续发展。

中信登数据显示 ,2023年1月,新增保险金信托规模89.74亿元,环比增长67.05%。

据用益研究数据 ,2024年上半年国内保险金信托的规模已经增加了400亿元 。用益研究观察指出,2024年年初,新增保险金信托规模已与新增家族信托规模持平 ,各大保险公司也联手信托公司陆续落地亿元大单。

据头部上市险企中国平安子公司平安信托2024年年报披露, 平安信托保险金信托已服务客户数超3.6万,存量服务规模已超1400亿元 ,年度新增客户数超万户 ,较2023年同比增加47%。平安信托表示,2025年,将进一步下沉保险金信托设立门槛 ,尤其是养老需求客群的设立门槛 。目前中国平安的保险金信托门槛已经达到了100万元。

但也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关于保险金信托的宣传更多来源于保险公司的业务需要,以降低门槛的方式吸引消费者设立。

从资产类型来看 ,目前国内家族信托资产主要仍以现金和金融资产为主 。以现金信托为代表的家族信托仍是高净值人群的主流选择。

北京市京师(深圳)律师事务所刘允律师告诉界面新闻记者,相较于现金家族信托,保险金信托资金来源不同 ,虽然都涉及信托,但保险金信托有效性及确定性与保单合同高度相关,因此涉及保险和信托双重法律及监管问题 ,更为复杂,目前实务发展中这一交叉金融创新工具尚缺乏非常明确的法律规范。

对于打算设立保险金信托的金融消费者,刘允律师建议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买方律师的角度协助 ,以对保险和信托程序进行合规审查 ,并且审慎选择信托机构,避免保险合同如果设置不当导致保单被击穿,或者某些信托模式下受益人合同设置不当信托目的不能实现 ,以及信托设立不当信托机构监管套利不法侵害金融消费者利益 。

你可能想看: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